第(1/3)页 明婧。 这个名字,顾修回忆了很久,最后还是不得不确定,自己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人的名字。 不过。 虽然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但顾修心里,却还是对这个叫做明婧的人,生起了几分敬佩。 无他。 主要就在于坚持二字! 毕竟如今国内芯片行业的情况,确实很糟糕,上世纪造不如买的声音,让国内芯片领域彻底停滞不前。 这个停滞。 可不仅仅只是半导体工程师们不再继续研发那么简单,而是制度政策上面,没有了任何扶持。 这意味着,想要研发,也没资金,没有支持。 这直接导致的,就是此后足足十年,国内半导体行业,基本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并且,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从此再难追赶的程度。 之前参与这方面的半导体专家们,要么郁郁不得志解甲归田,要么则跑到了海外,此生再难归来。 而还在坚持的,基本上只有很小的一群人。 说是孤军奋战,为爱发电,都不为过。 自然而然。 这个近几年始终都在进行相关研究的明婧,就显得格外显眼了。 格外,值得敬佩! 讲目光从电脑显示屏上移开,顾修看向梁思宁,突然想到了什么: “老师,你之前参加过半导体光刻机的研发?” 之前他曾经听说过。 梁思宁曾经参加过,某个国家项目,但之后便抑郁归来,从此龟缩在江城这一隅之地。 安安静静的当一个小学老师。 而如今…… 梁思宁对这个这么感兴趣,那说不定,梁思宁当年参加的,就是这方面的项目! “嗯。”梁思宁回答很轻,像是再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真的? 但顾修惊喜了,忍不住追问: “老师,您之前在哪个研究院工作,是1455、还是清华、或者是科学院?” “你连这个都知道?” 梁思宁这次愣住了,奇怪的看了顾修一眼,忍不住又问一句: “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顾修随口回答: “我对电子计算机很感兴趣,有一段时间仔细研究过计算机的构造,发现所有计算机都有一个最关键的核心元件,就是芯片,cpu。” “所以,就查了查咱们国内相关芯片领域的东西,从而知道了不少国内芯片历史方面的消息。” “知道了,那还有兴趣吗?”梁思宁有些沉默,甚至问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有些忐忑的看了一眼顾修。 让他松了口气的是,顾修颇为认真的点点头: “当然有。” “为什么?”梁思宁不解:“难道你不知道,之后发生了什么吗?” “老师你说的,是造不如买的事情吧?”顾修一笑,摇头道: “这是历史的错误,但我听说,现在国家又开始对芯片领域开始看重了,为什么不能感兴趣呢?” 梁思宁愣住了,暗含深意的看了顾修一眼,但最后还是提醒道: “但追不上了呀。” “你知道我们和国外的技术差了多少了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