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ps求推荐票。77dus.com …… 陶锅中熬煮的液体,是用晒盐坑里挖来的海盐结晶溶解成的饱和液就是几乎要在底部出现无法溶解的固体结晶的液体。 但经过多次反应,过滤之后,这液体的饱和程度就已经下降了太多! 从陶锅陶罐内的清液开始沸腾算起,足足熬煮了近一个小时,其中的水分蒸发了近小半之后,陶锅陶罐的底部才开始出现结晶! 看到这些结晶出现的第一时间,杨挺便将陶锅陶罐中剩下的液体倒到早已准备好的椰壳当中,并且小心的不让底部的那些结晶混合到倒出的液体之内…… 现在,倒出的这些液体,就又是富含氯化钠氯化钾的饱和液了! 如果继续加热,氯化钠和氯化钾会一起析出,可如果采用降温的方法,那就不同了! 在物理特性上,虽然氯化钠和氯化钾都易溶于水,但相对来说,氯化钠的溶解对温度并不算太敏感,但氯化钾却相当敏感! 因此在饱和液降温的情况下,氯化钾绝对会比氯化钠更先析出! 随着椰壳内液体温度的降低,底部逐渐开始出现出结晶,并且越来越多…… 等到结晶不再析出的时候,杨挺用手指蘸着还微温的液体尝了尝,发现咸味虽然很足,但却依旧还略有涩味! 也就是说,液体中的氯化钾,并没析出完全! 将液体重新倒回陶锅陶罐,当然,析出的那些结晶,却被他小心翼翼的过滤出来,不让之混进去。 再次加热,冷却,析出结晶! 这个过程,足足用了三次,直到原本一陶锅一陶罐的液体只剩下一罐,而且液体中也只剩下纯粹的咸味,而没有任何的杂味的时候,杨挺这才停止反复降温的过程,而是一直加热…… 陶罐中的水分,在随着蒸发在不断的减少! 而同时,陶罐的内壁,底部,开始逐渐出现大量白色的粉末…… 杨挺用小树枝刮了一点粉末,放在舌头上一尝…… 第(1/3)页